伴随着人们定期体检认识的进步,不少市民在体检中被发现颈部有甲状腺结节。大多数人因为缺乏医疗专业知识,在遇到“甲状腺结节”后手足无措,产生一连串的疑问:要不要切除?怎么切除?切除有风险吗……北京甲状腺医生讲解。
甲状腺赵萍医生表示,“甲状腺结节”这个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的疾病,突然间成了高发病和常见病,主要原因仍是在于人们定期体检的认识进步了,体检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就更多了。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,高发于30岁至50岁的女性,年纪越大,患病概率越高。甲状腺结节在体内惊涛骇浪多年的患者不在少数。
患者往往有两种极端,一种是不闻不问,认为是小事;另外一种是发现结节后非常惊恐,老担忧结节恶变,这两种想法都不对。他提示说,有四种误区需要理清。
误区一:惊涛骇浪多年不处理?警惕恶变
既然结节可以和人体惊涛骇浪多年,那还有必要切除吗?这需求医生专业判别:一看结节性质,是良性还是恶性,二看对人体是否有影响、有危害。总归需求遵照肿瘤诊治九字规则——早发现、早确诊、早治疗。
赵萍主任介绍,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。发现结节后,首先应判别结节的性质,假设是无症状、不影响健康和外观的良性结节,可随访调查,暂时不进行治疗,选择动态调查,但要牢记需求根据结节状况和个体身体情况及时复诊,不要等出现恶性或严重状况才去采纳方法,到时候或许“小病养成大病”,为时已晚。
误区二:切了它一笔勾销!
有些患者在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就非常惊恐,心理压力很大,强烈要求医生将甲状腺切掉。但是,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,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假设甲状腺功能缺乏,人的身体状况也会受到破坏。
临床上,发现结节后,应先进行首次评价,确定诊疗计划。假设选用的是随访计划,或许需要3到6个月甚至更长,比如说是1年复诊一次,坚持动态监控。
毕竟确定是否手术仍是要评价结节的性质,结节存在的影响和危害,是否处理的利害衡量。尽管手术确实是最完全的处理方法,但是不主张一发现结节就切除。一方面很有或许无法根除,还会再长,另一方面手术有必定的创伤,对人体危害大。
误区三:结节到达4厘米就要进行全切手术?
赵萍主任指出,很多人存在一个知识误区,认为结节大了就要切,但实际上,结节并不是判别手术的绝对方针,比方说4厘米,这个数值仅仅一个相对边界罢了,仅供参考。
选择是否进行切除的关键便是承认甲状腺结节的性质,假设是良性病变,而且没有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,例如呼吸困难,吞咽困难,或许是淋巴结增大等,可以不用药物,也不用手术治疗。假设经确诊发现是恶性结节,也是甲状腺癌,就需求做甲状腺手术。
误区四:甲状腺手术会影响发声?
有的患者会担忧做手术切除结节会有风险,比较排斥。对此,赵萍主任表明,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分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(半切)和甲状腺全切术(切除悉数甲状腺)。现在的快速恢复外科技术下,术后两天左右就可出院,2周左右基本上可恢复正常。
在手术过程中,因为距离分配声带活动喉部神经非常近,很多人会担忧会构成声带运动障碍,赵萍主任介绍,手术确实会存在必定的风险,手术越大,影响要素越多,风险也就越高。比方说在切除甲状腺结节手术过程中,或许会出现影响声带活动导致发音变化的状况,有一定概率构成声音沙哑,或发音的改动,但是产生概率极低。医生会采纳针对性地维护方法来预防此类状况产生,我们无须过于担忧。
另外,关于良性、较大(大于等于3厘米),影响外观或许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的良性结节,可以采纳微创消融手术,该方法具备创伤小、作用明晰、安全性高、患者恢复快的特色。一起也在最大限度保存甲状腺正常组织,对甲状腺功用影响细微,术后多数无需服药。